前言:
這次居然可以由廠商那邊拿到這個超酷的玩意,真的非常興奮,但實際上到底有沒有這麼酷還是根本就是個噱頭呢? 請繼續看下去~~
這個來自瑞典 MyFC 公司的 PowerTrekk 令人感覺非常新奇,不過它是 2014 年的商品,
開箱:
▼ 首先來看看它的包裝,設計算是中規中矩,
▼ 外盒右側面列出了詳細的規格,重量只有 240g 算是可以接受,但有一點必須特別注意,就是它的輸出
▼ 對比一下薄薄的小米行動電源 10000 高配版,產品重量約為 225g,但容量卻高達 10000mAh,大約是 PowerTrekk 的七倍電容量,只能感嘆科技的進步
▼ 拉回我們的主題,外盒左側面可以看到本產品的特色
▼ 背面則是一些使用情境的照片,例如出外旅遊、戶外活動或是緊急使用的情況。
▼ 底下還有簡單的使用示意圖,但使用上比起一般的行動電源多了幾個步驟。
▼ 拆開外包裝之後裡面還有一層盒子,從膠帶上的印刷可以確認是 普賢國際 代理的商品。
▼ 內盒的背面再次標明了內容物跟電池規格
▼ 普賢國際當年在代理方面算是相當用心,有一張中文化的貼紙
▼ 內部文件包括使用手冊及普賢國際的保固保修卡
▼ 最底下那層裡面是連接線
▼ 所有的內容物一覽,包含一個本體,外出密封袋 (中央最下方),左下角的充電線等等。連接頭的部份除了舊的 Apple 30pin 接頭 ( iPhone 4,4S 以前 ) 對現在來說幾乎已經用不到之外,其他例如 MicroUSB、Mini-USB 目前都還可以使用
▼ 說明書也有中文化,使用的步驟圖說算是相當清楚
▼ 注意事項跟配件說明
▼ 拆開鋁箔包之後終於看到我們的本體,這可不是什麼防潮盒或是殺蟑盒!造型設計很特別,
▼ 背側面照,綠色的上半部等同於是目前很普遍的一顆鋰電池 ( 容量 1500mAh ),
▼ 兩邊有黑色的金屬扣,一邊是輸入的 microUSB 連接埠 ( 充電,可以充這個綠色的鋰電 )
▼ 另一面是輸出的 USB-A 連接埠 ( 放電,例如充你的手機 )
▼ 正側面則有指示燈,包括左邊的燃料槽作用指示燈,中央的剩餘電量指示燈,還有右邊的充電燈
▼ 仔細看透氣網,內部還有一層透氣孔
▼ 兩邊的金屬扣可以固定上下兩者
▼ 背面有注意事項,要注意內容物對水會有反應,有毒性跟燃燒的危險,
▼ 再來就是燃料補充匣(PowerPuck),以完全密封的鋁箔包裝,規格是 4Wh / 1200-1400mAh。注意它只能單次使用,所以其實是耗材的一部分。
▼ 鋁箔包的背面還是有使用方式的說明。不過它只有 4Wh,加上 USB 的輸出只有 5V,換算起來一顆燃料補充匣(PowerPuck)只有相當於約 800mAh 的電容量,也就是說完全充飽上面的綠色鋰電至少需要兩顆燃料補充匣,對於現在動輒 5000 mAh 的行動電源來說實在有點少。
▼ 燃料匣的體積並不大,使用時有方向性,貼紙面正面朝上,
▼ 整個燃料匣是金屬外殼封裝,上飛機時只能託運,內容物是 矽化鈉 跟 硼氫化納
▼ 美國 Signa 公司製造,提示只能用於 PowerTrekk 這個產品
▼ 接著來看反應作用槽 ( 水箱 ),左邊是放燃料匣 ( PowerPuck ) 的位置,
▼ 燃料匣槽有三個彈簧與中央的電極棒,電極棒是為了插入燃料匣作為導電之用
▼ 右邊的水箱蓋只要扳一下邊邊就可以打開
▼ 打開之後裡面有一個旋轉蓋
▼ 旋轉後可以打開
▼ 打開之後裡面長這樣
▼ 其實是一個有彈性的橡膠容器
原理:
看完開箱後我們來整理一下思緒,這個產品總共有三個部分
1. 上面:一個容量 1500mAh 的 綠色充電式鋰電池
2. 燃料匣 ( PowerPuck )
3. 下面:讓燃料匣跟水產生化學作用的 黑色水槽
燃料電池的作用原理是氫氣跟氧氣經過一個質子交換膜 (Proto Exchange Membrane) 作用,產生水跟電子,但是因為氫氣本身是很不穩定與易燃的氣體,所以氫氣的來源改由水與矽化鈉作用之後產生,再與大氣中的氧跟水作用之後產生電子,專用燃料夾 PowerPuck 內部還有硼氫化鈉可以當作脫水劑,但更詳細的作用化學式則因為是商業機密故不得而知。
實際測試:
▼ 測試之前先撕開燃料匣上面的貼紙
▼ 把水倒入作用槽,但儘量不要溢出來
▼ 水量剛好就好,否則容易滲漏
▼ 從底部縫隙可以看到燃料匣裝在水箱內部的樣子
▼ 查看一下鋰電池的電量,有三格
▼ 燃料電池化學作用開始的時候,最左邊的燈號就會發亮
▼ 如果接上充電線開始充你的設備,
▼ 化學作用時會有臭味產生,但如果在通風處使用味道也不是很明顯,
附上幾張官方示意圖
使用上的問題:
1. 價格:售價偏高可以說是影響商品普及的最大因素
2. 隨處都有能源?並非如此,因為你還要攜帶專用燃料匣 PowerPuck
3. 電量:以現今來看是不足的,上半部的綠色鋰電池容量僅有 1500mAh,專用燃料夾 PowerPuck 的容量僅能發電約 1200~1400mAh,等於要兩顆 Puck 才能完全充飽上半部的鋰電。
4. 充電速度:5V 500mA ( 燃料電池輸出 ),5V 1000mA ( 上半部鋰電輸出 ) 以現今來看也是不夠的,現在 2100mA 輸出已經是蠻普遍的規格
5. 環保議題:並沒有真正的環保,因為燃料匣 PowerPuck 是耗材,
結論:
因為售價偏高以及使用上的一些不方便性,想當然爾不會出現在隨處都能找到插座的地方,
▼ 不過回頭想想太陽能充電板一樣可以達成這個目的,但是陰天下雨的問題也要考慮。
因此可以說,假設你要去洞穴探險蠻多天,你身上沒有任何其他隨身電源,剛好洞穴裡面又有水 ( 甚至只要有你的尿 ) ,燃料電池就有用了,不過洞穴裡面根本收不到手機訊號,但電力至少可以拿來照明用?
另外一個情境就是當你發生意外的時候剛好是晚上,太陽能充電板派不上用場,這樣或許說得過去。
▼ 講了那麼多,難道燃料電池只是一個幌子嗎? 看一下官網 https://myfcpower.com/,瑞典廠商 MyFC 並不是傻子,就在文章撰寫的這幾天,剛好有新產品 JAQ Hybrid 要出貨了,體積跟充電速度等等的規格都符合現今需求,還參加了 CES 2018,等未來有機會再來開箱。
▼ 市面上還有其他選擇,例如燒材發電,利用溪水來發電等等
廠商資訊:
▼ 代理商:
▼ 目前銷售的部分則是由天闊國際有限公司負責